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河北省作为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加强基层治理,提升治理效能,对于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河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关键,只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为基层治理提供方向指引。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最后一公里”。在河北省的基层治理实践中,通过强化党建引领,确保基层治理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例如,在农村,以党支部为核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城市社区,党组织积极引导社区治理,聚焦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社区服务水平。通过党组织的引领,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具体行动,使基层治理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保障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
党建引领能够凝聚基层治理的多元力量。基层治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党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将各方力量汇聚在一起。在河北,不少地方的党组织积极搭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投身基层建设。同时,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居民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如一些社区成立了“党群议事会”,党员与居民代表共同商讨社区事务,解决了社区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一系列难题,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助力提升基层治理的创新能力。在新时代,基层治理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需要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方法。河北省的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例如,部分地区建立了“智慧社区”平台,实现了社区信息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了社区管理的精准性和效率;一些农村通过“党建+电商”模式,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党组织还注重总结基层治理的成功经验,及时进行推广复制,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
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和灵魂。在河北省的基层治理中,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和效能,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