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工青妇老详细内容
薛璇:青年干部要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薛璇  日期:4/28/2025 字体: [大][中][小]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以 “永远在路上” 的担当精神推进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从遏制 “舌尖上的浪费” 到狠刹 “车轮上的腐败”,八项规定以雷霆之势涤荡积弊,重塑党风政风。各地各部门当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其转化为锤炼干部作风的 “熔炉”。唯有让干部时刻牢记 “以身许党、夙夜在公”,才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满意答卷,以过硬作风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干部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焦裕禄 “生也沙丘,死也沙丘” 的坚守,黄文秀扎根扶贫一线的奉献,无不彰显着担当作为的力量。反观当下,个别干部甘当 “躺平式”“佛系式” 官员,面对群众诉求推诿扯皮,面对改革难题裹足不前。这种不作为现象,犹如侵蚀党的肌体的 “毒瘤”,严重破坏干群关系,损害政府公信力。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唯有强化干部担当,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凝聚奋进力量。

    愿担当是干部起码的做事准则。某地曾有干部因担心创新失误影响仕途,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消极应付,导致群众多年期盼落空。这警示我们,“宁可不做事,也不能出事” 的躺平心态,本质上是理想信念滑坡、党性修养缺失的表现。干部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服务,只有时刻牢记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主动走出 “舒适区”,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才能在实践中锤炼能力、锻造魄力,真正将 “愿担当” 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敢担当是干部政治品格的体现。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构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基层干部勇挑重担,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站稳人民立场、维护人民利益。新时代的干部,就应像他们一样,在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危机面前挺身而出,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政治品格的 “试金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善担当是干部驾驭复杂问题的能力所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面对国际科技封锁、经济下行压力等复杂形势,领导干部既要有 “乱云飞渡仍从容” 的定力,又要有 “越是艰险越向前” 的智慧。某地领导班子在产业转型中,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谋划,成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正是善担当的生动范例。只有不断提升洞察力、预见力、决断力、执行力,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既要靠干部的内因驱动,还要抓好外因的促进作用。某地建立 “担当作为红黑榜”,对改革创新中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任用,对不作为的干部坚决调整岗位,有效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这启示我们,要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 “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 成为鲜明导向。如此,方能汇聚起干部担当作为的磅礴力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