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曹誉箫:开门教育以“办好事”彰显学习教育实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曹誉箫  日期:4/27/2025 字体: [大][中][小]

    在全党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其中,“开门教育”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开门搞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这不仅要求我们“开好门”,更要“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让学习教育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以“开好门”为前提,筑牢作风建设群众基础

    开门教育的核心在于群众参与,群众是学习教育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基层党组织要以“入山问樵、遇水问渔”的谦逊心态,通过设立意见箱、开通监督举报热线、运用“互联网+监督”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畅通和拓宽群众意见建议反映渠道,综合运用好线下“服务门”和线上“意见门”,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中广开“纳谏之门”。只有真开门、善开门,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精准发现问题苗头和隐患。

    二、以“办实事”为关键,彰显学习教育实效

    开门教育不能止步于收集意见,更要以“办实事”为关键,将群众的呼声转化为实际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转作风树新风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面对面了解群众需求,现场听取群众反馈问题,并征求群众对于抓好问题整改的意见建议。对于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以党建项目制形式,由党员领导干部带队,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深入基层调研,能现场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问题带回来跟进研究限期解决。通过这种“面对面问需问计”的方式,党员干部能够更直接地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改工作,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三、以“制度化”为保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开门教育不仅要“开好门”“办实事”,更要通过“制度化”保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各地要建立健全“群众接待日”“民意直通车”等常态化机制,推动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带案下访,将群众诉求纳入领导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要完善监督网络,建立健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监督体系,通过巡视巡察回头看、举报平台等渠道,让作风问题无所遁形。同时,要注重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通过不断巡堤检修、培土加固,建立严格、完善的作风建设法规制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开门教育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必须坚持“开好门”“办实事”“制度化”,让群众真正参与进来,以群众监督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只有这样,才能让学习教育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新时代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