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前沿法案大观详细内容
清明时节天阴沉,拒不履行不放任,借问邻居老赖踪,邻居悄指西邻屋
——-河北孟村法院清明节出击抓老赖,执结难案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刘黎明 张丽娟  日期:4/8/2025 字体: [大][中][小]

    “如果没有你们,这个钱我以为要不回来了”申请执行人李某激动的握着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吴玉超的手连声道谢。

    2025年4月4日,孟村县法院执行法官执行过程中保持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发现被执行人张某躲避邻居家,假装不在家的“破绽”。成功拘传了被执行人,执行完毕难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23年7月,被执行人张某拖欠申请执行人李某35200元施工费,经过诉前调解,被执行人张某与申请执行人李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被执行人张某需在2024年2月25日一次性付清申请执行人李某35200元,然而还款日期已过,被执行人张某却不见踪影,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申请执行人李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收到申请执行人李某的申请,执行法官吴玉超立刻通过网络司法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张某银行账户未发现可供执行资金,被执行人张某名下也无不动产以及其他形式的财产。2025年3月26日执行法官吴玉超前往被执行人张某所在村委会调查了解被执行人张某行为轨迹。但村委会大部分人都去参加防涝检查,剩下人员并非本村人员,对被执行人张某并不了解。执行法官吴玉超并未放弃,一边询问附近村民一边抓紧时间赶路,最终找寻到被执行人张某的家,可经过执行干警再三询问敲门说明来意,然房内一直无人回应,被执行人张某似乎并不在家中。

    好不容易找到被执行人张某的家,面对的竟是一间无人空屋。执行法官吴玉超并未急着返程,而是围绕被执行人张某的房子仔细观察,终于在一处窗户边发现了“破绽”,玻璃摸上去也是暖暖的。执行法官吴玉超当即判断,应该是路上询问的村民暴露了执行干警的目的和踪迹,而被执行人张某得到消息后立刻出门潜藏,临行前还不忘把家里空调关上营造无人的假相,却没想到执行干警仅凭着一丝未散的暖意就抓住了“破绽”。

    将情况告知申请执行人李某后,执行法官吴玉超分析被执行人张某是做养殖行业的,应当不会离家太久,于是给被执行人张某发送劝诫履行义务的短信,并告知将采取的执行强制措施,但未得到被执行人张某回复。执行法官吴玉超决定不“打草惊蛇”,悄悄收队,等到有被执行人张某踪迹时再出其不意出击。

    4月4日,是2025年清明节,是清明假期第一天,凌晨5时,申请执行人李某一通急切的电话通知了执行法官吴玉超,被执行人张某的踪迹,执行法官吴玉超与执行干警迅速集结赶往被执行人张某家中,凌晨6时,来到被执行人张某家中,但没有发现被执行人张某,执行法官吴玉超就向围观的邻居,打听被执行人张某的下落,一位男邻居用手悄悄的指了指的被执行人张某的西邻,执行法官吴玉超带领执行干警火速赶到了被执行人张某的西邻,将被执行人张某抓获,并拘传至法院,面对仍无还款计划且毫不配合的被执行人张某,执行干警表示将对被执行人张某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迫于法律的强大威慑力,被执行人张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表示愿意还款,并于当天11时许,将所欠35200元全部履行完毕,鉴于被执行人张某主动偿还所有欠款,对被执行人张某拒不配合以及逃避司法执行的行为,执行干警对被执行人张某进行了批评教育。

    临别之际,也就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

    笔者感言

    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以发现是长期困扰法院执行工作的难题,为了追查被执行人的线索,法院整合执行力量,深化联动机制,通过多方位、多方面的执行手段,精准锁定被执行人的行为轨迹,提高执行效果。执行干警办的每一个案件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更关乎着人民群众对于公平正义的看法与感受,法院将秉持“如我在执”的理念,落实“民生无小事,小案不小办”的要求,拓展执行线索和财产发现渠道,穷尽执行手段,全力兑现胜诉权益。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