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行业法治经济法治详细内容
路宜坦: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路宜坦  日期:3/1/2025 字体: [大][中][小]

    2025年2月23日,备受瞩目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面部署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为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件内容可以概括为“两持续、四着力”。其中,“两持续”指的是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四着力”则是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粮食安全方面,文件强调了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重要性。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粮食安全根基更加坚实。然而,如何在较高基数上实现粮食稳产丰产,仍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文件要求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通过优良品种、农业科技应用等提高生产效率,并顺应人民群众消费趋势变化,持续提升农产品品质。同时,文件还明确提出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将各类耕地占用纳入占补平衡统一管理,持续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文件作出了一系列针对性部署。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抓好“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文件要求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纳入帮扶,统筹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及防止返贫致贫对象的识别认定,建立分层分类帮扶制度。此外,文件还提出全面清查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建立统一的资产登记管理台账,健全这部分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为推动后续帮扶政策由“阶段性过渡”转向“长效化帮扶”提供重要支撑。

    在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方面,文件提出要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各地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坚持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发展,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要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此外,还要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

    在推进乡村建设方面,文件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硬设施和软环境。这包括分类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建设,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等。同时,要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促进资源利用高效集约、产业模式低碳循环、乡村环境生态宜居。此外,还要加强文明乡风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方面,文件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这包括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全面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维护乡村和谐稳定。同时,要加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增强乡村规划编制实效性、可操作性和执行约束力。此外,还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总的来看,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线,以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这些举措的实施将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农业发展潜力、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作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农村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鹿泉区山尹村村民委员会)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