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法治论坛党建廉政详细内容
任思林:树立正确政绩观要找准“脉搏”
来源:中国法治 作者:任思林  日期:2024/5/4 字体: [大][中][小]

    政绩观是面镜子,映照着党员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与责任担当。党员干部要永葆初心、为民服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以“学”为基,在常学常新中“增底气”,推动思想引领“有思有悟”。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政绩观是干部履职尽责、创造政绩的思想基础,正确政绩观学习要入心见行、善思善用、以学促行,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第一任务,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学常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要在政绩观学习上下更深的功夫,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全面系统掌握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举措。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最大原则,上好思想理论“必修课”“常修课”,常态学、反复学、努力学,增强正确政绩观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实干求实绩,学出新意、学出深度、学出成效,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

    以“民”为本,在群众工作中“接地气”,推动为民服务“有知有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明确要求,“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春节前夕走进基层、走向人民,问的最多的是群众的安居乐业、安危冷暖;山村偏远、交通不便、环境恶劣,亲自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访贫问苦……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党员干部指明了努力方向。工作干得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评判。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有温度”的举措、“暖民心”的活动,积极回应群众新期待新要求,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领,增强推动发展的责任意识;在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创新方式方法,用好“群众语言”、以“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把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实”为要,在初心使命中“葆硬气”,推动担当作为“有情有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干事,就要创造业绩。”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要把握好正确政绩观和发展观的关系,锚定奋斗目标、保持战略定力,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党员干部从“顶天”走向“立地”,需要我们立足新起点、担当新使命,依托“四下基层”实践增强本领,直面现实问题、放眼未来发展,在破解难题中实践担当,在攻坚克难中求得真知。我们要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回应群众关切,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绣花功夫”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锻造实干能力、锤炼过硬作风,能干事、敢担事、干成事,提振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精气神,在履职中践行初心使命,与群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对流、心理上的交融,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

↓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共0条)]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关键字:

类别: